{{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父母教育寶寶的壞習慣
1、不想處罰寶寶
現在的爸媽都不太想處罰小孩,但這樣可能會造成寶寶的行為變得更糟,因為他從事不良行為並沒有得到什麼壞處。
2、沒有設置規範
身為父母,應該要讓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設置規範也表明妳關心寶寶,並在保護他們安全,還可以發展孩子的責任感。
3、沒給孩子空間
當孩子漸漸大了之後,他會開始獨立自主,這時候如果沒給他空間去發展,很容易造成孩子叛逆。但並不是下修規範,是基於信任而放寬規範範圍。
4、給了太多東西
寶寶其實很小就懂得談判,他會運用他的方式去逼妳妥協,但別為了讓他安靜就對他讓步,應該要讓孩子知道,吵鬧不是解決事情的方法,應該要溝通。
5、僕人般伺候他
爸媽總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小孩會長大,他會透過自己解決事情而成長,別像個僕人一樣的伺候小孩,他其實可以做很多的。
6、使用恐嚇威脅
溝通在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中是重要的,別用威脅恐嚇的方式給予孩子壓力,這樣只是貶低孩子,並讓他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7、當子女的朋友
有多少的父母都想當孩子的朋友,但是當朋友的妳,是沒辦法要求他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的。家長應該是教導、領導、提供、紀律執行的角色。
8、比較以及批判
家長真的不要拿孩子跟別人比較,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沒自信,更不要虐待、辱罵小孩,這樣會影響他的大腦發育,造成他憂鬱、精神痛苦和自卑。
9、為孩子做太多
有些父母會為孩子做很多事,滿足他物質上的要求,或是幫孩子解決問題。這樣會導致孩子沒辦法獨立,甚至是沒辦法面對失敗。
10、沒有足夠傾聽
很多時候必須透過傾聽孩子的想法來了解寶寶的生活瑣事以及發生的問題點,有些父母總是希望孩子照他的方式生活,但那不見得是孩子要的。
謝謝您閱讀完此篇文章!今日還有限時優惠,點擊下方按鈕看更多!
(轉帖)
聯絡我們
公司名稱:LovelyLotol 樂淘淘創意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54357435
客服信箱:service@ipag.com.tw
客服專線:(02)6617-1119
Mon-Fri(例假日除外) 09:00-18:00
地址:台北巿松山區八德路三段75號6樓之1